第235章 主编话语权(1 / 2)

话都说到这份上了,再拒绝就不近人情了,蒋博实在推辞不过,也就先答应了:“那咱们商量商量怎么个拍法吧?”

刘崇这才松口气:“蒋导不用担心,您只负责拍封面的部分,一年十二期,您负责一半,六期就行。”

蒋博不同意:“六期太多了,而且又不能一次拍完,分散开来拍,等我进组之后,恐怕赶不上你们发行的时间,要不你再考虑考虑?”

刘崇满脸苦笑:“您都这么说了,我能不答应吗,三期就就三期,不过时间上咱们得定下来,九月十月还有开年三期。”

蒋博点头:“定下来也好,日程上也好安排一些。不过你真的不担心,请我拍封面,给你把摊子搞砸了?”

刘崇意气风发:“我对您有信心,蒋导。您之前拍的作品我看过,专业素养很高,所以退一万步讲,您在摄影这方面,肯定是没问题的,万一真出了问题,也是我的问题。”

蒋博有点意外:“没想到刘大主编还挺有担当!放心吧,有我在,肯定没问题!”

刘崇也喜笑颜开:“要的就是这股舍我其谁的气势!”

蒋博从桌子上捏了个蓝莓扔嘴里:“那咱们接下来,是不是得讨论一下报酬的问题?”

他跟刘崇可没有那么深的交情,也不用抱 GQ的大腿,该谈的条件,还是要好好谈一谈。

“劳务费在您之前的基础上,翻一倍再加個零。”刘崇也早有准备,请人就得有请人的诚意,在他看来,最大的诚意,莫过于把钱给足了:“不知蒋导意下如何?”

蒋博摇摇头:“我对钱没什么兴趣。”

说这话不是为了装逼,而是对条件不满意,蒋博也清楚,刚才刘崇的报价,应该是他手里权限的顶格待遇了。

但是还不够!

刘崇提的这件事情,看似是请他过去当摄影师,给拍一拍封面照什么的,但实际上跟商演走穴没啥区别。

都是出来卖,只是在场合和方式方法上,有些许区别。

那他自然要卖个好价钱!

少要一分,都是对自身名气的不尊重。

也许是担心刘崇听不懂,蒋博直接给指明了开价的方向。

钱,他是不指望了,想要合作的话,就换点其他的东西来交易。

“蒋导有什么条件,不妨直说。”刘崇想了一下,还是没想明白蒋博要什么,把报价的主动权让到了蒋博的手里。

蒋博也不客气:“三期里面,我需要一期封面的选人名额。”

不管怎么说,GQ也是一线杂志,想要登上封面的明星得排队,蒋博要是真能要到一个名额的话,以后聚变传媒的新人,就等于有了一条捷径。

“这不可能!”刘崇像被踩了尾巴一样,拒绝的态度很坚决。

选人一直是杂志主编的权力,虽然只是推荐权,他刚坐这个位子,都还没过把瘾,蒋博就要分他的权,比杀了他还难受!

蒋博倒是一如既往的平静:“刘主编别着急嘛,有什么话,咱们慢慢说,用不着大惊小怪的。”

刘崇喊完之后也觉得失礼,有点不好意思,但还是色厉内荏道:“你让我怎么不着急,一年的杂志,总共就十二期,所有的人选,都得过集团总编辑那一关,我怎么答应你?”

“别告诉我,你就不想争取更大的自主权?”蒋博没有管没有管刘崇的态度,依然坚持道:“国内的情况,你不是不清楚,康泰纳仕也必须考虑国内主办方的意见,你要是能够同时得到两边的支持,还愁坐不稳位置!”

传媒行业,国内管理很严格。

GQ的主办方是国内新闻社,时尚芭莎的主办方是中纺,VOGUE的国内主办方是画报社,所有的这些国外的一线杂志,都必须有一个国内主办方,才能合规合法出版。

同时也能够解决本地化的需求,以及文化交流和商业合作方面的问题。

“你能解决国内的问题?”道理他都懂,但是刘崇不太相信蒋博的能力和影响力。

拍电影的和搞出版的,完全是两条线,更何况国内新闻社也不是一般的出版机构。

蒋博也很坦然:“我肯定是搞不定,但是中影可以,韩董是我师兄,这里面的关系你可以发挥一下想象力。”

半真半假,蒋博给刘崇布了个迷魂阵。

“我需要考虑一下。”刘崇也是老江湖了,对蒋博的提议很心动,但还是犹豫,得先查证一下。

蒋博不着急:“你好好考虑一下,想好了给我信儿就行。”

只要刘崇起心动念了,上钩是迟早的事。

跟其他的企业之间关系不一样,国内的企业,虽然行业不同,但背后都属于同一出资方,有都是一个口子的不同公司,都会相互卖点面子,毕竟谁也不知道,哪一边的人会升上去,到时候管理的就是整个系统了。

更何况,蒋博对国内的风向有天然的敏感性。

搞杂志这种买卖,盈利是一方面的要求,正确的价值观和导向,也很重要,把握住这两条标准就没问题。

“来,蒋导,咱们先喝酒。”刘崇压下心头的疑虑,又主动张罗起来。

又碰了一杯之后,蒋博还没忘了

最新小说: 初婚 我在斗罗召唤水浒 我在古代打辅助 明媚可期 咸鱼主母爱吃瓜 明末:一分钟一两银,全球推土机 钻石王牌之金靴银棒 全球进化:我移植了至高神心 我才几个词,歌土能怪我? 肉骨樊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