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章 发行(1 / 2)

租办公室的事情先放一边,眼下最重要的事情,还是电影的发行。

蒋博靠在沙发上问:“雪姐,电影发行这方面的工作,你以前有没有接触过?”

到底还是入行时间太短了,蒋博手底下根本没啥可用的人,想法很多,但是执行不了也很麻烦。

果然还是师爷那句话说的没毛病,步子走大了,咔,确实容易扯着蛋。

蛋这玩意儿很珍贵,蒋博还有其他用处,就不必非得在这扯了,所以只能打李雪的主意了。

李雪给的答复也很利落:“没有。”

还好蒋博有准备:“那咱们就得考虑挖人过来了,京城这边,做电影发行的公司高管你有比较熟悉的吗?”

培养肯定是来不及了,而且费心费力,不如挖人来的干脆。

国内大的发行公司,扳着手指头数也就那么几家。

从实力的角度出发,排在前面的,肯定是中影华夏,都是国企背景,进口片和国产片的代理发行都做。

工作方式中规中矩,而且对于院线方有一定的影响力,所以发行工作,还比较有保障。

其次就是华宜,博呐,星美,安乐这几家大型民企,工作方式上,跟中影华夏大同小异。

不过这些民企,区别就在于,这些民企没有进口片的发行权,所以比如好莱坞大片什么的,基本都是中影华夏的菜。

再往下数的话,就是光线了,跟前面几家不太一样,光线采用的是发行矩阵模式。

就是说在各大主要票仓,都有光线的落地发行经理,等影片上映的时候,落地发行发行人员,就会跟当地影院经理,进行工作沟通,以及项目推进。

最后就是福建恒业了,这家公司规模不大,主要负责的也是中小成本电影的发行。

比如,低成本,擦边恐怖片。

李雪想了想:“要说比较熟悉的话,华宜发行部的杨敏,倒是倒是打过不少交道。”

“他是?”

“发行部的总经理,也是院线的副总。”

蒋博一阵无语……

“姐姐,咱能现实点吗?怎么着也得挑个能挖动的吧!”

“怎么不现实了?”

“不管怎么说,他也是华宜的高管,肯定有股份认购,这时候让人抛家舍业的,人家能过来吗?

再说了,就算是想过来,财务上的损失,咱得给补偿吧,华宜眼瞅着要上市了,你觉得给多少合适?”

李雪被蒋博一连串的问话,整得有点蒙圈,重新理了下思路说:“可是,他没有股份呀~”

这下好,轮到蒋博了。

按说华宜的核心业务,其实就是投资拍电影,然后顺带手,捧捧人赚点经纪业务分成,所以的资源基本上都跟电影高度相关。

而作为电影产业的重要一环,发行和院线是电影变现的核心环节。

所以杨雪能坐上华宜发行部的总经理,以及院线的副总,按照蒋博的想法,肯定得是王家兄弟的铁杆才行。

关系都到这份上了,大佬发财,不想带小弟分的话,就有点过分了。

不过也好,正好也是个契机。

只要没有股票牵涉在里面,挖一個人的话,就没那么复杂。

蒋博心里已经有了定计,但是面上不显,故意说道:“总逮着华宜这一只羊薅毛的话,会不会太针对了?”

李雪跟蒋博相处时间也不短了,怎么可能不理解他的小心思,没好气道:“你就装吧,我看你巴不得把华宜给掏空了。

不过也好,人家已经打到家门口了,咱们总不能再认怂。”

小心思被戳破,蒋博也不矫情了:“那就先接触一下吧,看看他有没有想法,对了《游龙戏凤》的话,是不是也是他负责?”

李雪点头道:“没错,公司的重点项目,主要都是他负责。”

蒋博就感觉很幸运……

要是真能把人挖过来,那就是,真·赢麻了……

跟两军对垒差不多,阵势都摆上了,眼瞅着就要干上了,突然把对方的大将挖过来,比特么釜底抽薪还要狠。

不过李雪好像想到了什么,问道:“你跟韩董关系不是挺近的吗?为什么没想着,直接委托给中影来发行,省心还省事?”

蒋博捋了捋头发,解释道:“发行不是件小事,委托给中影的话,的确是个稳妥的选择,这样做风险最小,院线也最有保障。

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缺点。

国企有国企的做事方法,首先票房抽点还有费用就少不了,成本偏高,不过这一点,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。

还有就是国企还存在账期的问题,电影上映之后,票房有了,钱什么时候能到账,到账之后,什么时候能分到咱们手里,这些都是问题。

对于大公司而言,腰杆硬一点,可能钱回来的快一点,实在不行,还有其他资金可以调动,不至于断了资金链。

但是咱们目前还只是艘小船,抵抗不了那么大的风浪,账期真拖半年的话,咱们就什么都不要干了。”

“可是,这些问题,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吧?你要是跟韩董说一声,应该也不会那么难办吧……”

最新小说: 我在斗罗召唤水浒 初婚 肉骨樊笼 全球进化:我移植了至高神心 明末:一分钟一两银,全球推土机 钻石王牌之金靴银棒 我在古代打辅助 明媚可期 我才几个词,歌土能怪我? 咸鱼主母爱吃瓜